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西藏自治区关于2014年上半年全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机构日常考核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2014-10-21来源: 西藏环保厅

 

 
各地(市)环境保护局,各环境影响评价持证机构:
按照《西藏自治区环境影响评价持证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机构(含区外单位)(以下简称环评机构)的管理,加强日常监管和考核,提高环评工作质量,推动环评行业健康发展,我厅对2014年上半年在我区从业的环评机构进行了日常考核,现将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在我区开展工作的环评机构共67家,包括5家区内机构和62家区外机构,其中,甲级评价机构29家,均为区外机构,乙级评价机构38家。
2014年上半年,自治区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共组织评审环评文件87份,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31份,环境影响报告表56份。评审的项目以市政类基础设施项目为主,占评审总数的53%,地质勘查类(探矿)项目占21%,道路类项目占9%,工业企业类项目占8%,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占6%,其它(如旅游等)项目占3%
评审的87份环评文件中,共涉及24家环评机构,环评文件一次性评审通过的70份,通过率为80.5%。在未一次性通过技术审查的17份环评文件中,其中报告书7份、报告表10份,涉及西藏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和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院等11家环评机构。
二、环评文件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错误,评价内容深度不够
某些环评文件(报告书)编制人员素质不高,态度不端正,经常出现评价标准引用错误,评价等级判定依据不充分或评价等级判定错误,评价重点把握不清楚,评级内容深度不够,导致整个环评文件质量较差。
(二)工程分析不足,论述不充分
在评审的项目中,普遍存在工艺和产污环节分析不足,物料平衡、水平衡、土石方平衡不完整,污染源强参数确定依据不充分等问题较普遍存在;部分项目对选址合理性和方案比选方面的分析较薄弱。
(三)环境现状描述和现状监测数据使用不准确
由于某些环评机构工作责任心不强,环评前期准备工作不够深入,存在项目现场情况不清、收集和分析资料不全面、影响分析不准确等情况。另受项目经费和进度要求的限制,部分项目未进行必要的现状监测,且存在引用的现状监测数据、气象资料缺乏时效性和代表性,对现状监测数据中的超标数据分析不到位等情况。
(四)环境保护对策措施针对性不强
由于对项目建设区域环境现状了解不清,项目建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析不够准确,导致环评文件提出的相关环保措施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三、考核结果
我厅对2013年在我区从业的环评机构进行了日常考核,并对考核情况进行了通报。因环评文件编制质量问题,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西南交通大学等6家环评机构被我厅约谈。按照《西藏自治区环境影响评价持证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结合2014年上半年日常工作中的考核和考察情况,我厅决定对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西藏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环评机构予以通报批评。
 
 
                                                                                                            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201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