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1-22来源: 环评分会
导读:
2019年1月10日-11日,环境评价行业发展大会在杭州召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赵维钧副会长出席大会并作了“继承发展,开拓创新,开启环境评价新篇章”的主旨报告。全文如下:
继承发展 开拓创新 开启环境评价新篇章
——环境评价行业发展大会的讲话
赵维钧
二○一九年一月十日 中国•杭州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转批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文件时,首次以文件形式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概念;1979年5月,原国家计委、国家建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建设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在法律层面被确认。
40年来,我国环评工作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经过不懈努力,克服艰难险阻,众志成城、勇于创新、奋力拼搏,在跌宕起伏的历程中发展壮大、逐步完善。
40年来,我国环评工作的改革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向前,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从弱到强,从点到面。环评制度是我国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制度,也是百姓最熟知的环境制度。
40年来,我国的环评工作春风化雨,春华秋实,形成了“一法两条例”的制度保障体系,形成了以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备行业导则和规范的技术支撑体系。
40年来,我国的环评工作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在严格环境准入、推进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促进区域布局优化和行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作出了环评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4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环评人,接续奋斗、辛勤探索、不断积累,技术服务队伍不断充实,服务领域和内容不断拓展,服务手段和服务形式持续创新。服务机构更加多元化,技术队伍更加专业化,机构管理更加规范化,服务能力更加优质化,服务供给更加多样化,服务效果更加科学化。
40年来,环评行业培养出来了的一支不可多得的专业技术咨询服务力量。尤其是2003年《环评法》颁布和实施以来,这支队伍已经在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经统计,截止2018年底,全国共有22111人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从业人数近10万人。建立起了一支政治强、水平高、敢担当,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长期承担着我国生态环境法规政策的执行、环境评价、清洁生产、排污许可、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技术服务工作,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机构人员数量多、素质好、能力强的技术中坚力量。
今天,我们召开环评行业发展大会,回顾环评工作40年的发展变迁、辉煌业绩、技术实力,深度挖掘环评机构和从业人员40年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磨砺,始得玉成”,环评行业经过40年的发展,有良好的制度基础、市场基础、储备基础和能力基础。当前,环评行业正处于生态环境“放管服”和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重要时期,处于自身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近期修改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取消了环评机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等条款,环评行业的发展又将再次面临大考。狂风暴雨之后必定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放管服”政策的要求下,环评行业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同时一些地方和很多行业的改革创新为我们带来了可参考、可借鉴的经验。
昨天,环评分会召开了第二届委员会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讨论和研究了分会的下一步工作。
同志们,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新时代开启新篇章,新篇章书写新征程,新征程承载新梦想!只有继承发展、开拓创新,才能走出封闭、僵化、抄袭的老路,开启依靠服务能力优化、服务创新支撑、服务内容有效、服务协同配合的新格局。只有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发展同行。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重大,任务异常繁重,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职守不断增加。面临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每个技术服务机构都是国家生态环境政策的支撑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在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亟需引领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自觉守住法制与道德的底线,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培育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营造诚信担当的良好氛围,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伟大事业中。
最后,再次祝愿本届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